小寒天吃火锅 汉代就有人吃“单身小火锅”了

2021年1月5日11时23分,小寒至。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2个节气,小寒标志着寒冬的来临。

寒冬天吃火锅,不只是现代人的“专利”,古代人也喜欢这样玩儿。4日,中华遗产杂志官方微博@中华遗产杂志 分享了一个来自汉代的“小火锅”文物。

染器

@中华遗产杂志 介绍:“图片是一件名为‘染器’的汉代文物,它由杯、炉、盘组合而成。文物专家孙机先生说,这种组合成套的青铜器应该是一种饮食器具。在古代,人们把调味品叫做‘染’。‘染,豉、酱也’,染杯中盛放的主要是以酱为主的调味品。而下面配的炉子,则是为了加热酱料,说起来,这和先秦时期的饮食习惯有关。”

染器

@中华遗产杂志 进一步解释了汉代“小火锅”的吃法——“当时,人们一种加工办法叫做‘熬’,有点类似于‘干煎’,水分蒸发后,制成类似于肉脯的样子,在食用时需要放在加热的调料汁里,让肉脯变软了之后,再趁热吃。而下面的炉子则是为了加热酱汁调料,方便蘸取和使用,有点像在火锅底料里涮肉,可以让食物变得更加浓香。今天看来,这种方法略显复杂,但在秦汉时,倒是很适合老年人食用。”

有网友好奇地问:“这就是古代的一人食?”听起来吃法倒是跟如今四川的干拌冒菜有点相似。也有网友觉得这是“奢华版涮涮锅”。

随后,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也评论,“自带锅子,一起吃。”配图是在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陶三足炊器,看上去一块白一块灰的陶器,靠着“三只脚”稳稳地站立。依靠44cm的高度,陶三足炊器成为炊具界的“高个子”,专家推测陶三足炊器是三星堆人用于烹煮食物的器具。

陶三足炊器

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@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介绍陶三足炊器:“足下可生火加温,袋状足中空,与口部相通,容水量很大,宽大的盘面类似今天四川地区泡菜坛的坛沿,可盛水或置物。其独特的造型及硕大的形体极为罕见,一般认为这是古蜀人蒸煮食物的炊器。有人猜测这是四川火锅的源头,古人在使用三足炊器时也如今天吃火锅一样边煮边吃。”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